5月28日,海陵8个工匠传承室参与了2024-2025年度的行动学习共创会,各自明确了本传承室新一年度目标,碰撞出思维火花,共创分解指标。其中王志鹏传承室深知,在快速变化的工业4.0时代,自动化与智能化是提升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他们将目光聚焦于未来,确立了打造自动化智能车间的愿景。这一愿景不仅承载着对技术进步的追求,更蕴含着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基于远景,王志鹏传承室设置了三个关键目标,进行了SWOT分析与策略制定。
为确保目标顺利实现,王志鹏传承室建立了月度例会制度,每月对工作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及时调整策略。特别是7月、8月、9月,作为关键行动项实施的关键时期,更是设立了阶段成果验收会,以检验成果,激励团队。
对标学习:跨越山海的探寻之旅
6至7月,王志鹏传承室踏上了对标学习三家外部企业的征途,通过实地探访的深入洞察,他们见证了科技如何赋能生产,如何以精准的监控、高效的抓取、智慧的管理,重新定义车间的未来。每一次交流研讨,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每一次案例分析,都是一次灵感的激发。在此基础上,他们巧妙地将外部学习与公司实际相结合,绘制出了一幅脚踏实地的自动化提升蓝图。
成果产出:匠心独运的创新之果
回望过去,王志鹏传承室的每一份努力都化作了沉甸甸的收获。5um过滤器项目:在精准调研与细致规划之后,他们的改造方案犹如一把精巧的钥匙,轻轻旋开了效率提升的大门。自动化起重装置的引入,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更预示着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未来正在向他们走来。
组合式空调风机自动化加油装置项目:从最初的调研到方案的最终确定,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面对成本的考量,他们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用巧思与勤奋,走出了一条既经济又高效的道路——核心部件的精准采购与自主组装的完美结合,是精益精神的生动实践。
车间无效动作识别项目:大数据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展现。通过精细的数据收集与科学的分析,他们成功识别并优化了生产中的无效动作,为车间的效率提升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他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它如期完成,为生产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在这场智驭未来的征途中,王志鹏传承室的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有力。相信他们会持续秉承工匠海陵文化的初心,心中有梦、手中有艺、眼中有光,就能在自动化智能车间的建设道路上越走越远,为海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菁菁,女,汉族,1994年6月生,本科,技术部验证工程师(固体/液体工艺)。先后被评为工厂先进个人、海陵工匠、集团巾帼标兵、液体制剂工艺验证SME及清洁验证预备SME等,在职期间三次参与海陵创新技能创新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获得南京市质量管理论文一等奖及QCC一等奖。
“王菁菁工匠传承室”共五名成员,由技术部不同岗位SME人员组成。团队以成为海陵“技术尖刀”为使命,刀锋所向,万难可挡。团队负责事项包括公司体系内所有剂型工艺清洁验证、设备设施仪器设备确认及产品技术转移,并承担关键项目攻关工作,牵头或协助解决多项工艺难题。以“提质降本”为核心,优化流程、建立模板、统一标准。
尤锐,女、汉族、1990年2月生,本科,中共党员,现为质量管理部QC组长,负责检测中心综合组事务管理、检验异常管控和集团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对接等。
“尤锐工匠传承室”共六名成员,均来自于质量管理部检测中心。传承室采用“老中青”的组合方式,既能结合历史事件将传统检测经验提炼沉淀,也不乏新鲜灵感和创新思维的碰撞,在原有流程系统上不断优化提升。传承室深耕于化学药品质量检测领域,围绕药品检验技术能力提升、药品分析方法优化创新及产品检验经验提炼分享等方面开展。传承室从各自岗位内容中挖掘探索,研究课题先后被选中并参加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活动、工厂技能创新大赛等;在取得学术研究进展后,乐于分享,撰写科技论文并见刊。同时传承室自身也技能过硬,在集团各项技能比武、知识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
袁玲玲,女,汉族,1991年3月生,现担任洁净区班长,负责小容量注射剂1号车间无菌产品生产管控、协助设施验证开展、生产过程中问题的技术攻关、成本管控(设备、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新设备进厂后协助设备验证开展、负责设备启用前准备工作、产品小试、人员管理工作。
“袁玲玲工匠传承室”共五名成员,由车间团队以及制造部办公室成员组成。团队主要负责产品生产、设备技改、标准化工作建立执行及SHE落地执行工作。通过设备改进、生产流程优化,将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标准化工作的建立以及执行,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带动岗位所有人员执行,把好的经验传承给每个操作人员,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王志鹏,男,汉族,党员,1994年09月生,现任项目部项目监理兼主任后备。先后获得工厂工匠、劳模、创新标兵、技能创新大赛个人一等奖、设备系统SME专家等荣誉。
“王志鹏工匠传承室”共五名成员,由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王志鹏传承室主要围绕各部门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创新的不断探索,传承室重视各类技术问题的学习、交流,分享工匠相关的精神。鼓励创新思维,勇于尝试,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技术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勇于担当,携手共进,以工匠之心,传承技术之精髓,创造美好未来!
杨杨,女,汉族,1990年5月生,本科,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兼制造部HRBP。先后多次获得工厂先进个人、创新标兵等荣誉。
“杨杨工匠传承室”共五名成员,由人力资源团队及设备工程师团队组成。以提升人力资源专业技能实现业务赋能,持续提升设备团队专业技能,促进团队成员保留为总目标。团队通过专业化的招聘方法和工具,识别人才,完善厚实的人才基础;搭建基层授课学习体系,支持员工能力的持续提升;完善关键人才培养及人才发展体系,通过培训项目设计及实施,赋能业务,陪伴业务成长;持续推进设备技改,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供货保障、提高生产效率。
王伟、女、汉族、1983年10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为质量管理部QA,负责质量信息的管理以及QA技术组管理工作。
“王伟工匠传承室”共五名成员,由质管部QA团队组成。该工匠传承室主要负责QA各模块工作标准化建立及QCC管理工作。通过标准化的建立,能够让各岗位的专员将工作中积累的无形经验和知识得以沉淀和传承,提升自己、培养他人、保证质量、提升效率。另外,成员闫紫薇负责QCC总牵头,负责QC小组工作计划的制定、指导和检查,每年通过小组活动开展多种类型的质量攻关和改进,在提高产品质量、流程优化、成本控制诸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窦可银,男,汉族,1995年9月生,本科,设备工程部公用工程车间综合班长兼主任后备。先后获得工厂先进个人、创新标兵、集团技术标兵、技能创新大赛团队一等奖、动力系统SME等荣誉。
“窦可银工匠传承室”共五名成员,由专业公用系统团队组成。传承室主要围绕“组织人才有所值、介质质量有保障、供给成本有竞争、环保安全守合规”等方面,坚持以保障供货为第一天职,秉承为父母制药,为亲人制药的质量文化,致力于打造行业一流的公用系统专业团队,为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高质量、低耗能、合规的公用系统目标而奋进!